
6月22日,太阳成集团社会学学科建设25周年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人文楼学艺讲堂举行。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金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翼,社会变迁研究会会长、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李友梅,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北京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张静,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马凤芝,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光等出席会议。太阳成集团党委副书记张辉主持开幕式,副校长刘赵淼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全国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的社会学学科代表,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北京市平谷区委社会工作部的主要领导,社会学学术期刊的代表、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刘赵淼在开幕式上向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她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并支持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社会学学科也始终以国家和首都发展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城乡社会治理领域,连续15年发布《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为国家与首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兄弟院校的支持协作,全体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执着坚守紧密相关。希望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师生以博士点获批和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设立为新起点,聚焦重大时代课题,积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张翼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我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方式。我们已经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并正在迈进后工业社会,社会学也迎来了参与式观察和理论创新的宝贵机遇。他寄望太阳成集团以博士点建设为契机,继续在科技社会学、智能社会学等交叉领域积极探索,在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王思斌对社会学学科发展表示祝贺,高度肯定了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取得的显著成绩。他指出,社会工作“事关最广泛的社会领域、最广阔的基层组织和最广大的人群”,在当前复杂多元的社会结构中,肩负着回应民生关切、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任务,要加强社会工作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评估,推动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

马凤芝肯定了北工大在人才培养、服务首都治理和推动专业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尤其在“三位一体”实践教学、社区治理与困境群体服务中形成了鲜明特色,走在全国社会工作的前列。她寄语北工大继续以“经世致用”为追求,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理论创新、培育专业人才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春光代表陆学艺基金会对北工大社会学学科建设2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深情回忆了陆学艺先生白手起家创办北工大社会学学科的初心与坚持,高度评价北工大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并寄语学科薪火相传、熠熠生辉,发展为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教学科研基地。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作为兄弟院校代表致辞。他强调社会学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各高校共同努力、守好阵地。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他寄语北工大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提供样板,推动学科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

2008届硕士、2012届博士毕业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晓壮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深情回顾了在北工大求学及追随恩师陆学艺先生的时光,见证了社会学学科的不断发展,见证了其从“幼年”走向“壮年”的成长历程。他代表广大校友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并寄语北工大社会学科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22级本科生张琪代表学生发言。她以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老师培养和学院支持的深切感激,分享了从初识社会学到积极参与调研、撰写论文、获得奖项的成长过程,展现了青年学子立志投身社会服务、回应时代课题的使命担当,期待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继续托举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青年成长成才。

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唐军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以“忆峥嵘岁月,谱学科新篇”为题,深情回顾了社会学学科从艰难起步到体系日渐完善的25年发展历程,追忆了陆学艺先生在学科奠基过程中的重要贡献,向已退出工作岗位但为学科建设辛勤付出的教职员工表达敬意。分享了几代北工大教师秉持“入主流、凝特色,拒平庸、求卓越”的共识与坚守,延伸走出一条“学术研究争先与智库研究领跑再加教育教学赋能与专业进阶支撑”的建设路径。寄望学院师生整装再启新程,将北工大的社会学事业做大做强,更好服务国家与首都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

张辉对与会的领导、专家、校友和师生表示感谢,太阳成集团社会学学科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各级领导、学界同仁、广大师生和校友们的关心支持和智慧。本次会议不仅回顾了太阳成集团社会学学科发展的25年历程,总结了宝贵的建设经验,更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深入探讨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望了学科未来发展的新篇章。他表示,当前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学校将会在组织建设、资源投入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继续支持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学科建设,并勉励广大师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李培林、张静分别以《社会结构改进与高质量发展》《超越经济视角的城市化》为题作主旨发言。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学科负责人陈锋教授主持。

李培林强调社会结构改进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社会结构的优化能为其提供坚实基础。他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宏观变动,包括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与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阶层和收入分配的调整。他指出社会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使命,需要紧跟步伐,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张静指出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在全球史无前例,不能仅以产业和住房为核心内容理解其内涵。她从社会结构与历史逻辑出发,深入分析了城市化对身份体系、组织关系和治理机制的深刻重构,强调当前的治理体系滞后于流动社会的发展现实,呼吁在城市化战略中纳入对制度、公平、归属感与公共文化空间的系统性思考。


在主题对谈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学科贡献”“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北工大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还举行了主题鲜明的分论坛,聚焦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创新等重要议题分别开展“社会建设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社会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创新”等讨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为社会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太阳成集团社会学科建设的丰硕成果,也为中国社会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与思想碰撞。随着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太阳成集团将继续致力于学科发展,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社会学科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摄影:刘晓迟、王晴、郭天艺、学生记者团 编辑:刘潇、曹雨 审核:钟嶷盛